佳作欣赏
实在是被现实敲打得次数太多了,我才动笔写自传。我是搞媒体传播的,习惯写别人,不习惯写自己。如果要写自己,也是以冷峻的、中立的语言居多,毕竟,你总不能自己夸自己吧。可是,如果没个详细的自我简介,估计会有好多人会有误解或者误判:
“搞不清楚:他到底是干啥的?”
“他人品怎么样啊?”
“他都会做什么,这个人有什么用吗?”
……
好,那我就一一说明。
我的自传,标题就叫《西出阳关有英雄》。
一、缘起耶律大石
我一直在试着从历史中找一个精神寄托。这个精神寄托者,要能让我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,要能从他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。
2015年3月被原单位领导外派到农村考古工地时,感觉自己像被贬谪了,于是从李白、欧阳修、苏东坡等落魄文人的身上找精神寄托。诸如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、“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”、“中秋谁与共孤光,把盏凄然北望”等句子,经常在心间奔涌。那段时间,我变得多愁善感,写出的诗文也全是表达离愁别绪的——这不是我想成为的样子!(不过,那段时间所养成的爱写诗的习惯延续了下来,为日后做音乐业务奠定了文化基础)
那么,哪个历史人物能成为我的精神寄托或者“图腾”呢?
2023年9月的一天,我偶然间想起了西辽皇帝耶律大石的事迹:
公元1124年,辽国在昏聩的天祚帝治下风雨飘摇,国之将亡。身为武将的耶律大石在穷途末路之际,率兵200余人穿越沙漠和草原,来到辽国西北的可敦城(今蒙古国境内),因为这里有辽国“压箱底”的两万军队,即使国家出现重大变故也不许动用。耶律大石依托这批军队,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,于1132年在叶密立城(今新疆额敏县境内)重建辽国,史称西辽。
这样讲他的故事,可能太书本化了,我来用生活化的语言讲一下:
一个人的根基被外部力量灭了,他被迫跑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,经过数年的养精蓄锐,重建了根基、重建了事业。
从这一点来说,我和耶律大石颇有相似之处:
2014年,我花重金和大量精力学习的新专业(网站建设与运营)被质疑和否定,然后在多方力量的左右下,(暂时)放弃了,进入了某考古单位,从事自己完全不擅长的业务。彼时,我感觉自己的根基仿佛被灭了,十分迷茫……
2023年9月那天,当我仔细比较了自己和耶律大石的经历后,灵感和诗句一点点地涌上心头:
走过风沙肆虐的征途
奔赴那未知的远方
天苍苍,野茫茫
希望会不会在泪眼中消亡?
掬一捧大漠沙如雪
问复兴之花何时绽放
望一眼天山月似钩
问复兴之梦何处起航?
一座座陌生的城堡
那是你重拾梦想的地方
如果西出阳关无故人
那就向更远处拓土开疆!
……
这是我几百首诗歌里的得意之作。诗歌中化用了唐代李贺的诗句:“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”。因为耶律大石在新疆活动过,所以,我在诗歌中把燕山改成了天山。另外,稍有语文常识的你应该能看懂我对《敕勒歌》和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的化用。
(点此播放本诗歌的MV)
现在你知道了吧,我不是纯文人,我的身体里奔涌着古代武将的精神之血!
亲爱的读者,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呢?
二、爱好音乐的IT男是怎样练成的?
很多朋友都对我当年的考古经历感兴趣,问我挖到宝了吗,摸过古尸吗,能“偷”出来点钱币吗?我在拙作《我所了解的真实考古》一文中有客观叙述,这里不再啰嗦。
回顾一下:2014年5月—2018年6月,我在原单位干了4年。
你是不是认为4年的打磨,老曲成为考古专家了?
那是不可能的!老曲再过多少年都不可能成为考古专家,我极为冷静地知道:这是一个极不现实的事情!
4年后,我辞了,然后专心拥抱当年学的IT专业了。(一金是没了,五险自己交着)
想必人们有一个共识:放弃梦想、背离初心是可耻的!人如果没有一个超越金钱的理想,是不崇高的!还好,我重拾了梦想,没有背离初心,我也找到了超越金钱的理想。
那4年里,我经历了农村技工——办公室资料员——农村技工——保卫科干事这些“颠沛流离”的岗位。有很长的时间,我都不敢对外公开自己的工作,怕说了丢人,尤其是在保卫科“看大门”的两年里,我几乎没有和任何人说过本职工作。
看大门的两年里(2016年5月—2018年6月),我买了好多电脑维修、新媒体运作、网络科技的书,一到值班闲暇时我就看。
不用别人劝导,我自己就清醒地知道:“你和考古已经没有关系了,做点现实的事儿吧!”
脑子里经常响起那个女领导劈头盖脸的话:“亚朋啊,没人能救得了你!谁也帮不上你!你这辈子就这样了!你还是学点实用技术吧,要不然将来你连养家也养不了!!”失落、悲愤、无奈,各种情绪涌上心头!不过,这也成为我放弃考古、拥抱更现实的梦想的动力。
那几年,好些人问过我:你的理想是什么?你的终极追求是什么?你最终想拿到什么结果?……换现在你要问我这些问题,我一点也不困惑,因为我已经成为我想成为的人了:爱好音乐的IT工程师和传媒者。
这个IT工程师不是自封的,是2014年3月考的资格证(工信部颁发),专业的话叫:PHP软件工程师。传媒者也不是自封的,是我以机构名义创建了“人文河北网”(站群)、“民生服务网”、“文字中文网”,并在合作伙伴的推举下担任副总编,是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才达成的。
你想问为什么不当总编是吧?
我们故意让总编岗位暂时空缺的,以留给有更大能耐的人来当。我当个副的,就行。
在从事IT业务的几年里,我发现:IT行业是一个很有用,但是很无趣的工作。理性且严谨,枯燥且乏味!试想:一个工作没有文化气息,没有什么雅兴在里面,干起来多没劲!
不过呢,“曲樑是做网络推广的”这个印象还是传播到了很多人的认知里,为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2020年5月某天,一位音乐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:“我这儿出了两首歌,你有什么办法帮我推广上QQ音乐、酷狗音乐吗?”
听着不难是吧?
实际做起来,还是有很多道道的。
这个问题,当时的我只限于理论上懂,没有实际做过。不过,懂网络推广的我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机会呢?
我回答朋友说:我有办法!
应承下来后,我把“文字友情文艺中心”办成了TME发行机构,然后将朋友的两首歌上线了QQ音乐、酷狗音乐。这两首歌曲叫:民歌、《情洒英雄山》、戏歌《神山奇迹》。
加上我有做资源开拓、做销售的自觉性,我通过资源开拓的方式,逐渐学会了如何迈向专业作词人的水平、怎样做MV、怎样上架KTV、怎样把音乐一条龙制作这个活儿做成。这一堆环节,我完全掌握,从2020年算起,到2022年大量接单,用了3年。
如果按照“打工人”的思维,可能会有人这样建议我:“你可以到音乐公司上班,一步一步干起”。你感觉懂资源整合的我会瞧得上这种方式吗?
其实呢,与其说老曲是“爱好音乐的IT男”,不如说老曲是一个资源融合者。你明白吗:你干任何工作,干到最后都是资源融合。如果你不做资源融合,那你就单打独斗(那样是做不大的)。
最后,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:爱好音乐的IT男是怎样练成的?答案是:
自觉学习新东西,自觉做销售,自觉做资源融合!
对,自觉!别指望别人催你、带你。
看明白了吗?
三、“35了怎么还不结婚啊”
很多很多朋友问过:你怎么不结婚啊?你啥时候结婚啊?对象的问题怎么样了啊?……
此处不作任何回答。(我预感到:我回答得越多,相关人员问的就越多,最后有可能扫兴透顶、互相无趣)
咱们还是来讲干货吧:怎样形成自己的人设,扩大自己的口碑,让钱来找你?
(下面我使用第三人称来讲东西,老曲实在不习惯使用第一人称)
这是一个需要卖人设的时代!无论有多少好产品风起云涌,最后顾客认的还是人!爱屋及乌的现象不止出现在爱情上,也出现在生意合作上:人们往往是认可了一个人,进而认可他所从事的生意和他的产品。
这就启发我们:你必须得把你的人设“种”到别人的认知里,让他在遇到某种情形时首先想起来你!这就需要你足够专业,而且足够有毅力、能坚持。
以“曲樑”为例。很多人在需要作曲、做音乐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曲樑,一是因为曲樑的名字中带“曲”,二则曲樑的确是做音乐的。
从2020年初探音乐,直到坚守至今,这5年多里,曲樑担任发行的歌曲已超越600首。合作者之所以能在做歌曲时想起曲樑,不是只因为笔名的原因,更重要的是:他在此领导扎扎实实地坚守住了,他没有半途而废,没有因为行情的起伏而放弃这个业务。
最后,问你一句:你在哪个行业做到了坚守5年以上?你有哪些能拿得出手的项目案例?在下方留言吧~
(编辑:娴樱落雪)